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1.
(本题2分)
如图所示历史人物在北周末年夺取政权,建立新的朝代。下列与他统治时期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灭掉陈朝,建立大一统王朝
B.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C.开通了隋朝大运河
D.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
2.
(本题2分)
下列属于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是( )
①隋文帝的暴政,阶级矛盾尖锐
②开凿大运河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③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④沉重的赋税,使人民不堪重负
3.
(本题2分)
如表是某班王同学整理的历史资料,请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主题:________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盛唐气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
(本题2分)
如图所示历史人物在位期间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②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
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④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5.
(本题2分)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
A.戒奢从简
|
B.重视地方吏治
|
C.虚心纳谏
|
D.重用人才
|
6.
(本题2分)
他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如图是他的作品《步辇图》。这位画家是( )
7.
(本题2分)
唐朝时期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体现了唐朝社会的突出特点是( )
A.贵族追求享乐
|
B.社会风气开放
|
C.普遍重文轻武
|
D.文化专制盛行
|
8.
(本题2分)
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9.
(本题2分)
诗史互证。下面唐朝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化是( )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
A.先南后北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
C.由开明到专制
D.由繁荣转衰落
10.
(本题2分)
七年级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其中恰当的是( )
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②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③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④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11.
(本题2分)
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该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A.唐朝政治清明
|
B.唐朝中外交流的频繁
|
C.唐朝民族关系的和睦
|
D.唐朝经济繁荣的盛况
|
12.
(本题2分)
天山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唐太宗时期,设立的管辖天山以南广大地区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
13.
(本题2分)
“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 )
A.纸上谈兵
B.草木皆兵
C.黄袍加身
D.破釜沉舟
14.
(本题2分)
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
15.
(本题2分)
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北宋引以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 )
A.重文轻武
B.设置通判
C.定都东京
D.削弱相权
16.
(本题2分)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举措中,实施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的共同目的是( )
A.促进农业发展
|
B.增加政府收入
|
C.提高军队实力
|
D.减轻农民负担
|
17.
(本题2分)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8.
(本题2分)
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 )
A.私营作坊为主
|
B.产品行销世界
|
C.遍布沿海地区
|
D.工艺水平高超
|
19.
(本题2分)
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这主要是由于( )
A.草市的出现
B.商业的发展
C.纸币的使用
D.商帮的形成
20.
(本题2分)
如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历史示意图,★代表的朝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