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
1.
(本题3分)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讲:“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奴隶贸易’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这段材料说明鸦片贸易对中国的主要危害是( )
A.造成大量白银外流
|
B.导致军队战斗力削弱
|
C.危害百姓身心健康
|
D.引起统治集团内斗
|
2.
(本题3分)
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座浮雕,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如图反映的是( )
A.虎门销烟
|
B.三元里抗英
|
C.陈化成率众保卫吴淞
|
D.邓世昌率舰抗击日军
|
3.
(本题3分)
《南京条约》中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改变了清政府长期坚持的( )
A.以农为本政策
|
B.闭关锁国政策
|
C.强化皇权政策
|
D.抵御殖民侵略政策
|
4.
(本题3分)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如图)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材料中“中国的社会中枢”主要指( )
A.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B.长江沿线各口岸
C.九龙司地方一区
D.天津和北京地区
5.
(本题3分)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6.
(本题3分)
《资政新篇》载:“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这段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C.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政治主张
D.是中国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7.
(本题3分)
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创建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海军。同时,又设立海军衙门统一管理。这一现象最能说明洋务运动是( )
A.清政府统治集团寻求“自强”的自救运动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侵略
C.维护了清政府海防安全
D.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8.
(本题3分)
1894年,美国《世界报》载:“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下面哪一史实最能实证这一观点( )
A.鸦片战争
|
B.火烧圆明园
|
C.甲午中日战争
|
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9.
(本题3分)
下列表格是1895年前后外资在华设厂的相关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外资在华设厂(家) |
外资在华投资总额 |
1895年前 |
192 |
11.943万元 |
1895-1913年 |
1366 |
102153万元 |
A.“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
B.太平天国编制《资政新篇》
C.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0.
(本题3分)
阅读发表于1898年的《时局图》,从其中能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①揭示了列强瓜分中国野心
②反映了爱国者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
③揭露清政府官员的腐败颓废
④北极熊(沙俄)将长城以北、新疆、东北划定为“势力范围”
11.
(本题3分)
如图是清末列强在北京至山海关一线的驻兵情况,列强驻兵这一线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
(本题3分)
教材第8课课题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其中“先行”二字体现在孙中山( )
①最早提出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实现拯救中国的革命目标
②最早采取武装反抗清政府的斗争方式
③最早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斗争纲领
④最早领导并发动武昌起义,点燃辛亥革命火炬
13.
(本题3分)
1911年4月,黄兴在黄花岗起义前留下绝命书:“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黄兴等人赴死斗争的目的是( )
A.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
B.实现三民主义
|
C.开创中国近代化
|
D.抗击北洋政府统治
|
14.
(本题3分)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
①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发动二次革命
④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15.
(本题3分)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他的支持者合影(如图),从这张图片看,北洋政府( )
A.推翻了清政府统治
B.是军阀军人把持的独裁政权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