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
1.
(本题3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
A.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
B.三民主义国家
|
C.共产党领导国家
|
D.多党合作制国家
|
2.
(本题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如图)集中体现了( )
?
A.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的意识
B.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C.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程
D.共产党是一个百年大党
3.
(本题3分)
毛泽东讲:“美国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段材料说明抗美援朝( )
A.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B.建立新中国,开启了新纪元
C.巩固了国际联盟,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D.起到了保家卫国,巩固政权作用
4.
(本题3分)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讲:“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一股气”指( )
A.中国国际地位
|
B.中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C.抗美援朝精神
|
D.中朝两国人民友谊
|
5.
(本题3分)
造成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如表)的原因是( )
|
1950年 |
1954年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祖国大陆统一
D.土地改革
6.
(本题3分)
1952年画家丁深发表漫画《清除建设道路上的障碍》(如图)。这件作品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
|
B.追求民族独立
|
C.实现人民解放
|
D.加强民主集中制
|
7.
(本题3分)
阅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如图),回答7-8小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从( )?
A.解放区开始
B.土改区开始
C.重工业开始
D.轻工业开始
8.
(本题3分)
阅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如图),回答7-8小题。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主要集中在(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
9.
(本题3分)
1956年底,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毛泽东说:“手工业中很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这段材料说明: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
A.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
B.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
C.巩固新生政权
|
D.推进土改运动
|
10.
(本题3分)
“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国家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资本家)定息,实现和平过渡。”这种政策被称作( )
A.生产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人民公社
D.土改政策
11.
(本题3分)
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认为党和国家当时的主要任务应该是( )
A.争取民族独立
|
B.实现人民解放
|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D.促进生产力发展
|
12.
(本题3分)
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其中“调整”主要针对( )
A.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急于求成的做法
C.党的工作重心从土改转移到三大改造
D.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发动文化大革命
13.
(本题3分)
新中国不同时期流行语的变化反映时代变迁。其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流行语是( )
A.保家卫国
B.公私合营
C.“闹革命”
D.人民公社好
14.
(本题3分)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就可以得出结论:是因为我们破除了“凡是”观念的羁绊,突破了“姓资姓社”的纠结,才有了这四十多年的经济大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
A.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了生产力
B.新中国成立开创历史新纪元
C.思想解放促进经济发展
D.对外开放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15.
(本题3分)
结合《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这种“格局”特点是( )
A.从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从农村到城市激发人们生产积极性
C.从经济特区到世贸组织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D.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