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
(本题2分)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2.
(本题2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远古时期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了山顶洞人已经有了爱美意识,这种爱美意识是在生产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产生的。如图能够反映出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技术是( )
A.人工取火
B.磨制石器
C.打制石器
D.磨光和钻孔
3.
(本题2分)
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活动主题是( )
A.中国的朝代更替
|
B.中国的远古传说
|
C.中国原始农耕文明
|
D.中国的青铜文明
|
4.
(本题2分)
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
?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
? 人面鱼纹彩陶盆 |
A.元谋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5.
(本题2分)
《山海经》中写道:蚩尤发兵攻打黄帝,请来风伯雨师,降下很大的风雨。黄帝下令让名叫魃的天女迎战,雨停止了,就杀了蚩尤。这段传说故事描述的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城濮之战
6.
(本题2分)
如图是浙江绍兴的一处陵园。为其建陵是为了纪念他( )
?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B.治理水患,造福国人
|
C.教人种植水稻
|
D.创制了文字
|
7.
(本题2分)
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部落势力
B.征战功绩
C.治水功绩
D.德才兼备
8.
(本题2分)
夏、商和西周三朝的灭亡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那就是( )
A.外族入侵
B.统治者昏庸腐败,丧失民心
C.少数民族内犯
D.诸侯不再听命
9.
(本题2分)
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地区。这表述的是分封制实施的( )
10.
(本题2分)
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来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
11.
(本题2分)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周朝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
B.周朝经济发展不平衡
|
C.周朝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
D.周朝青铜铸造业落后
|
12.
(本题2分)
如图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舟、车),他们的造字方法属于( )
13.
(本题2分)
“当时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大不如前,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材料旨在说明春秋时期?( )
A.周王势力衰微
|
B.兼并战争不断
|
C.中央集权强化
|
D.各国政局动荡
|
14.
(本题2分)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15.
(本题2分)
春秋诸侯争霸期间,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族先进而自称华夏。进入战国后,内迁的各族部落逐步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
B.冲击了分封制度
|
C.推动了社会变革
|
D.促进了民族认同
|
16.
(本题2分)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年,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这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奴隶制度瓦解
|
B.封建制度建立
|
C.战争灾难加剧
|
D.国家走向统一
|
17.
(本题2分)
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诸侯国是( )
18.
(本题2分)
该工程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还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巨大效益。该工程是( )
19.
(本题2分)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来自( )
20.
(本题2分)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他”是( )
21.
(本题2分)
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
B.南方土地开发
|
C.社会矛盾缓和
|
D.中央机构完善
|
22.
(本题2分)
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长城》写到:“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中的“防胡万里城”起止点是( )
A.西起陇西,东到东海
|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
C.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
D.西起临洮,东到东海
|
23.
(本题2分)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秦朝的统治( )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兵役繁重
D.法律严苛
24.
(本题2分)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为争夺全国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下列哪个成语与此次战争有关( )
A.楚河汉界
B.城濮之战
C.退避三舍
D.官渡之战
25.
(本题2分)
汉文帝先后两次将田租税减半,同时不轻易对周边敌对国家用兵,以免耗损国家财力。材料反映了汉初( )
A.强化君权,维护统一
|
B.民族团结,安定边疆
|
C.以人为本,以德化民
|
D.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