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
(本题2分)
据估计,到1838年,中国4亿人口中超过1%的人有了鸦片烟瘾,并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生产下降、失业蔓延、官场腐败等。为此,清政府( )
A.决心禁绝鸦片贸易
|
B.驱逐全部外商出境
|
C.放任鸦片自由贸易
|
D.鼓励国人种植鸦片
|
2.
(本题2分)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3.
(本题2分)
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望厦条约》
D.《北京条约》
4.
(本题2分)
历史小组同学在“画地图、讲历史”活动中,发现清王朝前期国土像一个“大葡萄叶”,现在变成了一只“大公鸡”,面积与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差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中英军占领香港岛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我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我国沿海一些岛屿
D.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5.
(本题2分)
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清朝时,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
6.
(本题2分)
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B.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
C.出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主张加强海防,放缓西北塞防
7.
(本题2分)
1862年曾国藩在《手书日记》中载:“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下列与“作炸炮”密切相关的重大举措是(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轮船招商局 ③天津机器局 ④江南制造总局。
8.
(本题2分)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
A.反映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百年梦想
9.
(本题2分)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
B.推动政治改革
|
C.发展社会经济
|
D.促进思想启蒙
|
10.
(本题2分)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
B.维新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11.
(本题2分)
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2.
(本题2分)
1987年,在北京市八达岭一座历史人物纪念馆内展出了某人物的祖先在广东省南海县申请入籍获准的史料、使用过的铁路施工用具等,据此推断该人物是( )
13.
(本题2分)
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A.提倡民主共和
|
B.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
D.维护清朝统治
|
14.
(本题2分)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虐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15.
(本题2分)
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成为进步潮流,最早启迪人们学习西方的是( )
A.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
|
B.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
C.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
|
D.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
16.
(本题2分)
在中国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
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17.
(本题2分)
关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成败的关系,正确的看法是( )
A.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的动机不纯,只想扩充个人实力,不想加强国防力量
B.因为国家贫弱,李鸿章筹建的北洋舰队也只是徒有虚名,战败是必然的
C.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与李鸿章避战自保有很大的关系,但清政府要负主要责任
D.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北洋舰队官兵只能是有心报国,无力御侮
18.
(本题2分)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19.
(本题2分)
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君”。这些规定( )
A.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说明中国紧跟世界潮流
C.反映了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D.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20.
(本题2分)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起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同近代化的开端
B.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同近代化的进程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
(本题2分)
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近代曾经两次遭受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
(本题2分)
对戊戌变法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B.维新派与顽固派力量失衡,变法失败是必然
C.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制度改良发展资本主义
23.
(本题2分)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马尾海战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24.
(本题2分)
对新文化运动评述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新文化运动是维新派反对顽固派而掀起的社会舆论
C.新文化运动是孙中山领导的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
D.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领导的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
25.
(本题2分)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说明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 )
A.封建专制制度
|
B.封建礼教
|
C.科举制度
|
D.旧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