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小题共60分)
1.
(本题3分)
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
A.环境的优越
B.城市的兴盛
C.王权的强大
D.战争的频繁
2.
(本题3分)
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
国王任命的总督 |
基层公社的首领 |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
A.重视发展农业
|
B.法律体系严密
|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D.商品经济活跃
|
3.
(本题3分)
如图是古代亚非文明的地图,其代表性的四大文明古国按从右至左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
B.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
C.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D.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
4.
(本题3分)
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而位于古希腊中部的雅典城邦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达到全盛。这一时期雅典城邦的主政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历山大
C.伯里克利
D.查士丁尼
5.
(本题3分)
如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万人) |
雅典 |
2500 |
约30 |
斯巴达 |
8400 |
约40 |
A.小国寡民
B.等级森严
C.军事独裁
D.自给自足
6.
(本题3分)
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 )
7.
(本题3分)
“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B.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C.促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8.
(本题3分)
如图是被称为古代希腊的建筑象征,最初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艺术。据此可知( )
A.基督教在古代希腊广泛传播
B.古代两河流域孕育了西方文明
C.古代希腊成为世界文明中心
D.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与交融
9.
(本题3分)
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小明同学在网上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下图,请你帮他判断该图反映的制度是( )
A.印度种姓制度
|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
C.西周分封制度
|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
10.
(本题3分)
“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材料说明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之间是( )
A.契约关系
B.对立关系
C.平等关系
D.雇佣关系
11.
(本题3分)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同学用引擎搜索关键词“1世纪”“耶稣”“救世主”等,他查找到的宗教是( )
12.
(本题3分)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
B.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
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D.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
13.
(本题3分)
某同学编排了一个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舞台剧,剧中有以下几个片段,其中正确的有( )
①领主将庄园中“自营地”的收入全部归自己所有
②佃户一般每周在领主的自营地工作满4天,才可耕种自己的“份地”
③自由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和土地,但土地时常被领主没收
④庄园内发生纠纷后,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14.
(本题3分)
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
|
B.封君封臣制度
|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
D.大学的自治地位
|
15.
(本题3分)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变的一种方法。图中“?”处应该填写( )
A.城市的重新兴起
|
B.法制建立和健全
|
C.科学发展与进步
|
D.大学产生与兴起
|
16.
(本题3分)
中世纪的欧洲除了贵族世袭,各行业也基本上子承父业,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大学改变了这一状况,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这表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
A.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B.促进了社会一定程度的公平
C.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发展
D.消除了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
17.
(本题3分)
下列历史文献中,内容包括了《查士丁尼法典》、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等法律文献,为欧洲民法奠定了基础的是( )
A.《荷马史诗》
|
B.《汉谟拉比法典》
|
C.《权利法案》
|
D.《罗马民法大全》
|
18.
(本题3分)
某法典在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说明该法典制定的目的在于( )
A.宣扬皇权的至高无上
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利用法律维护其统治
D.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19.
(本题3分)
有日本学者认为,大化改新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有了这层关系,日本才能迅速成为东亚强国。材料说明日本大化改新( )
A.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
|
B.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
C.稳定了日本的社会秩序
|
D.维护了日本天皇的权益
|
20.
(本题3分)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