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3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师大附中初中历史考试月考七年级下

2022-2023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师大附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czlsjd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40小题共80分)
1. (本题2分)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第五个历史时期。下面说法符合隋唐时期特点的是(  )
A.动荡与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建立与巩固
D.统一与开放
2. (本题2分)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
C.统治者残暴
D.大运河开通
3. (本题2分)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上述材料反映了隋朝(  )
A.统治十分残暴 B.洛阳盛产粮食
C.横征暴敛无度 D.社会经济发展
4. (本题2分) 隋文帝曾规定:六宫妃嫔,穿过和洗过的旧衣服,都要再穿;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能有一个肉菜。由此可见,他(  )
A.崇尚节俭
B.虚心纳谏
C.变革礼仪
D.生活奢侈
5. (本题2分)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形成“贞观之治”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本题2分)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②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
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 (本题2分) 隋朝末年,有位商人欲通过大运河从余杭运送一批粮食到洛阳,其先后要经过(  )
A.江南河→邗沟 B.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C.江南河→邗沟→永济渠 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8. (本题2分)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中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发挥了农业灌溉作用 B.起到防洪减灾作用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9. (本题2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B.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大变革

C.科举制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D.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不利于人才选拔

10. (本题2分) 公元618年,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杨广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斫(用刀、斧砍)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南方陈朝被灭,全国实现统一

B.北周外戚杨坚黄袍加身,夺取政权

C.隋朝社会矛盾激化,其王朝即将灭亡

D.炀帝好大喜功,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11. (本题2分)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以上材料描述的是(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12. (本题2分) 据《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喂)腹,腹饱而身毙。”下列最能反映唐太宗“先存百姓”治国理念的措施是(  )
A.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 B.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C.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减轻劳役,减省刑罚
13. (本题2分)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下列能体现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的措施有(  )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
②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④在贤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 (本题2分) 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

A.唐朝北方已无边患

B.长城已经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15. (本题2分) 唐朝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三省六部制。在君主专政时代,国家权力是通过皇帝颁发诏令执行的。大体来说,中书省主起草诏令;门下省主审议诏令,是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辖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据材料可知(  )

A.分化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三省各部门间互相牵制,制约皇权

C.三省长官直接由科举考试选拔

D.皇权始终至高无上,不受任何制约

16. (本题2分)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但也有人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认为武则天“不是坏皇帝”的主要依据是(  )

A.首创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

B.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C.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当政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17. (本题2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面有关她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开凿了大运河,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B.重用贤能,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C.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18. (本题2分)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9. (本题2分) 《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弊端),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多)。”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上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太宗

B.“革去弊讹”是指废除科举制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之治

D.“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20. (本题2分) 唐玄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关于他统治时期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

A.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姚崇、宋璟辅佐下,进行改革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C.开元末年,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D.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21. (本题2分) 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
A.统治者合理的政策 B.和平稳定的环境
C.社会经济较快发展 D.贤臣能将的辅助
22. (本题2分) 唐朝时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创新工具是(  )
德优题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 (本题2分)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诗句反映了唐朝都城长安的繁荣景象。下列关于这座城市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城内有专门的居民区和商业区

B.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

C.不允许外国人在城内居住

D.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24. (本题2分) 下列史实中,能够反映出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有(  )
①设置北庭都护府
②设置西域都护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设置安西都护府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5. (本题2分)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B.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C.有利于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有利于吐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26. (本题2分) 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上述现象(  )
A.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B.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局面
C.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D.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27. (本题2分) 古代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常常被称为“圣人”。“诗圣”、“画圣”、“书圣”分别是(  )
A.杜甫、吴道子、王羲之 B.杜甫、吴道子、张旭
C.李白、吴道子、王羲之 D.李白、吴道子、张旭
28. (本题2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评价的这位诗人是(  )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辛弃疾
29. (本题2分) “唐代《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以上材料说明(  )

A.佛教文化成为中国的主流

B.佛教文化最先起源于唐代

C.外来文明与中华文化相融

D.中华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

30. (本题2分)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唐朝时,日本派出的使节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日本多次派遣使节的目的是(  )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经
31. (本题2分)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开辟了丝绸之路 D.扩大了唐朝疆域
32. (本题2分) 唐朝时期,许多外国商人来中国经商,哪个国家的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  )
A.日本
B.天竺
C.新罗
D.波斯
33. (本题2分) 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
A.《日本书纪》 B.《大唐西域记》
C.《金刚经》 D.《西游记》
34. (本题2分) 观察如图唐朝基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  )
德优题库
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35. (本题2分)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如果分析外交活跃的原因,下列选项符合条件的有(  )
①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
②国力的强盛
③文化发达
④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6. (本题2分)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37. (本题2分) 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该学者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 B.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C.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 D.边疆军事防务所致
38. (本题2分) 韦庄《秦妇吟》:“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描述了唐朝在受到致命打击后长安城的衰败、乱离情形。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史实是(  )
A.黄巾起义
B.大泽乡起义
C.黄巢起义
D.绿林起义
39. (本题2分) 据史书记载,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中有很多人曾经担任节度使。如后梁君主朱温是唐朝宣武节度使,后晋君主石敬瑭是后唐河东节度使,吴越开国国君钱谬是唐朝镇海节度使,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是唐朝威武节度使。据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  )

A.只有当过节度使,才能当皇帝

B.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C.唐朝的节度使都建立了政权

D.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0. (本题2分)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武则天时期创立了殿试制度

B.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

C.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D.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二、简答题(1小题共20分)
41. (本题20分) 唐太宗即位后推行了哪些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实行了哪些改革?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zd@dyw.com

2023-04-06

初中历史 | 考试 | 难度:1.34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10
  • 54
  • 0
下载试卷 收藏
平行组卷 细目重组
试卷分析 加入白板
加卷篮 更多功能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卷,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卷添加到白板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2-2023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师大附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隋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查看
  • 2
  • 隋朝的建立,开皇之治,隋朝大运河,隋朝的灭亡,
  • 查看
  • 3
  • 开皇之治,
  • 查看
  • 4
  • 开皇之治,
  • 查看
  • 5
  • 隋朝的建立,
  • 查看
  • 6
  •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隋朝的建立,
  • 查看
  • 7
  • 隋朝大运河,
  • 查看
  • 8
  • 隋朝大运河,
  • 查看
  • 9
  •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 查看
  • 10
  • 隋朝的灭亡,
  • 查看
  • 11
  •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查看
  • 12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 查看
  • 13
  •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三省六部制,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 查看
  • 14
  •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 查看
  • 15
  • 三省六部制,
  • 查看
  • 16
  • 女皇武则天,
  • 查看
  • 17
  • 女皇武则天,
  • 查看
  • 18
  • 开元盛世,
  • 查看
  • 19
  • 开元盛世,
  • 查看
  • 20
  • 开元盛世,
  • 查看
  • 21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查看
  • 22
  • 唐朝经济的繁荣,
  • 查看
  • 23
  • 唐朝经济的繁荣,
  • 查看
  • 24
  •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 查看
  • 25
  •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 查看
  • 26
  •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 查看
  • 27
  •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光耀千古的唐诗,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 查看
  • 28
  • 光耀千古的唐诗,
  • 查看
  • 29
  • 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 查看
  • 30
  • 遣唐使,
  • 查看
  • 31
  •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 查看
  • 32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查看
  • 33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查看
  • 34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查看
  • 35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查看
  • 36
  •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 查看
  • 37
  •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 查看
  • 38
  • 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 查看
  • 39
  •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 查看
  • 40
  • 历史文化常识,
  • 查看
  • 41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2-2023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师大附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隋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查看
  • 2
  • 隋朝的建立,开皇之治,隋朝大运河,隋朝的灭亡,
  • 查看
  • 3
  • 开皇之治,
  • 查看
  • 4
  • 开皇之治,
  • 查看
  • 5
  • 隋朝的建立,
  • 查看
  • 6
  •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隋朝的建立,
  • 查看
  • 7
  • 隋朝大运河,
  • 查看
  • 8
  • 隋朝大运河,
  • 查看
  • 9
  •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 查看
  • 10
  • 隋朝的灭亡,
  • 查看
  • 11
  •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查看
  • 12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 查看
  • 13
  •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三省六部制,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 查看
  • 14
  •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 查看
  • 15
  • 三省六部制,
  • 查看
  • 16
  • 女皇武则天,
  • 查看
  • 17
  • 女皇武则天,
  • 查看
  • 18
  • 开元盛世,
  • 查看
  • 19
  • 开元盛世,
  • 查看
  • 20
  • 开元盛世,
  • 查看
  • 21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查看
  • 22
  • 唐朝经济的繁荣,
  • 查看
  • 23
  • 唐朝经济的繁荣,
  • 查看
  • 24
  •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 查看
  • 25
  •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 查看
  • 26
  •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 查看
  • 27
  •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光耀千古的唐诗,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 查看
  • 28
  • 光耀千古的唐诗,
  • 查看
  • 29
  • 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 查看
  • 30
  • 遣唐使,
  • 查看
  • 31
  •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 查看
  • 32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查看
  • 33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查看
  • 34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查看
  • 35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查看
  • 36
  •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 查看
  • 37
  •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 查看
  • 38
  • 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 查看
  • 39
  •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 查看
  • 40
  • 历史文化常识,
  • 查看
  • 41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