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一导游带团出国旅游,解说道:“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2.
(本题2分)
2018年9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一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 )
A.种姓制度
B.采邑制度
C.四等人制
D.农奴制度
3.
(本题2分)
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抽签产生公职人员
|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
C.赋予妇女政治权利
|
D.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
4.
(本题2分)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对财产、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罗马民法大全》
|
B.《法学汇篡》
|
C.《法理概要》
|
D.《查士丁尼法典》
|
5.
(本题2分)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6.
(本题2分)
它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它起的一个响亮的名字是( )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7.
(本题2分)
美国史学家爱默生在评价南北战争时,认为“符合社会利益的革命总是永远地为人民所记忆”。对“符合社会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
A.巩固了奴隶主统治
|
B.实现了民族独立
|
C.维护了国家统一
|
D.缓解了美苏矛盾
|
8.
(本题2分)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最具活力的地区是( )
9.
(本题2分)
“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列宁的这段话评价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
B.美国内战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10.
(本题2分)
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积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这一政策是( )
A.废除农奴制法令
|
B.明治维新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新经济政策
|
11.
(本题2分)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
A.中国的快速发展
|
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
12.
(本题2分)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资产阶级认为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
C.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