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6小题共12分)
1.
(本题2分)
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意味着( )
A.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日
C.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
D.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
2.
(本题2分)
隋朝融汇南北之长而推陈出新,作出了一系列深远的改革和创新。图中所示隋朝实行的制度( )
①体现了皇权增强的趋势
②强化了家相的擅权专断
③反映了行政分工与牵制
④造成了皇权的专制独裁
3.
(本题2分)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客相复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4.
(本题2分)
下表是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来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朝代 |
东晋 |
隋朝 |
唐朝 |
北宋 |
比例 |
4% |
17.2% |
12.5% |
46.1% |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扩大了统治基础
|
C.提高了官员素养
|
D.放宽了录取标准
|
5.
(本题2分)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
①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
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④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6.
(本题2分)
从灭南宋之后甘肃、江北、陕西数省的继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攘,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也不难窥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
A.战略地位的相当重要
B.代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C.实现地方高度自治
D.削弱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