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2小题共64分)
1.
(本题2分)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2.
(本题2分)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本题2分)
《重寻控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黄埔条约》
4.
(本题2分)
在中国近代史,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俄国
B.英国、日本
C.俄国、英国
D.俄国、日本
5.
(本题2分)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6.
(本题2分)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
B.义和团运动
|
C.第二次鸦片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
|
7.
(本题2分)
恩格斯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法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原因是指( )
A.俄国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俄国同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
C.俄国火烧圆明园
D.在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8.
(本题2分)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A.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
B.具有反封建性质
|
C.有平均主义理想
|
D.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
9.
(本题2分)
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
|
B.实行君主专制
|
C.平均分配土地
|
D.实现男女平等
|
10.
(本题2分)
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他对内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创建了北洋海军。“他”是( )
11.
(本题2分)
归纳与概括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小组“中国近代化”历史小报上的一组图片,以下对这组历史事件的归纳与概括,正确的是( )
A.“实业救国”
B.“民主”“科学”
C.“自强”“求富”
D.“三民主义”
12.
(本题2分)
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甲午战争时期
|
D.戊戌变法时期
|
13.
(本题2分)
如图是1895年美国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家燃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4.
(本题2分)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对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一条豪言壮语说于( )
A.鸦片战争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解放战争
15.
(本题2分)
如表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你认为该书最有可能的书名是( )
一东亚的火药桶:朝鲜 二沉没的“高升” 三黄海悲歌:不沉的“致远” 四 旅顺屠杀真相 |
A.《建党伟业》
B.《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
C.《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D.《瓦德西庚子回忆录》
16.
(本题2分)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与“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本题2分)
“由于它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错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于是它后来居上提出了‘门户开放’”。这段文字中的“它”是( )
18.
(本题2分)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严复创办《国闻报》——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C.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D.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上产生广泛影响
19.
(本题2分)
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
20.
(本题2分)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贴中写道:“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反映了义和团( )
A.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
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
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
21.
(本题2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A.允许列强驻军
|
B.赔款4.5亿两白银
|
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
|
D.拆毁炮台
|
22.
(本题2分)
站在时代制高点,讴歌时代英雄。下列英雄人物探索追求的时代主题是( )
A.实现民族振兴
B.发展资本主义
C.致力近代教育
D.抵抗外来侵略
23.
(本题2分)
下列单元主题最适合下表的是( )
第二单元_____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4.
(本题2分)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对如图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5.
(本题2分)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是( )
26.
(本题2分)
中国近代社会,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是创办报刊。报刊也因此成为各种政治力量宣传自己思想政治主张的阵地。孙中山关于中国同盟会纲领的阐述主要发表于( )
27.
(本题2分)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民国日报》于中华民国十三年成为中国国民党的机关报。其中民国十三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公元( )
A.1913年
B.1922年
C.1924年
D.1925年
28.
(本题2分)
“20世纪初,有一年份叫辛亥,有一壮举叫首义……”歌谣中辛亥年发生的“首义”是指( )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29.
(本题2分)
20世纪初,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民报》
B.《中外纪闻》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30.
(本题2分)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的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道德
31.
(本题2分)
近代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南京条约》 |
②袁世凯复辟称帝 |
③日军旅顺大屠杀 |
④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32.
(本题2分)
根据如表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 )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陆军 |
1914~1919年 |
增加92万多人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军费 |
1916~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A.列强侵华、丧权辱国
|
B.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
C.推翻专制、走向共和
|
D.国家统一、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