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
(本题2分)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2.
(本题2分)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创作。这部史诗反映了( )
A.古代巴比伦文明
|
B.早期罗马社会
|
C.早期希腊社会
|
D.古代印度文明
|
3.
(本题2分)
罗马共和国时期,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当时国家统治的决策机构是( )
4.
(本题2分)
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
A.屋大维
B.伯里克利
C.克洛维
D.查理大帝
5.
(本题2分)
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农村的自然经济导致庄园经济逐渐解体,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悄然兴起,市民阶层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里阐述的是( )
A.采邑分封制的影响
B.罗马教运的地位
C.中古欧洲城市兴起的意义
D.文艺复兴的作用
6.
(本题2分)
日本的崛起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改革,一次是大化改新,一次是明治维新改革。其中前者 改革的领导者是( )
A.孝德天皇
B.明治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川庆喜
7.
(本题2分)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与阿拉伯人的口相关的史实是( )
A.创制了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B.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C.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
D.穆罕默德利用宗教实现统一
8.
(本题2分)
对于13世纪,西欧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手工工场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
B.领主或富裕农民逐渐建立庄园经济
C.生产组织形式具有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
D.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并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9.
(本题2分)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许多伟大人物”包括( )
①但丁
②莎士比亚
③达?芬奇
④哥伦布
⑤麦哲伦
10.
(本题2分)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一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提倡人文主义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