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31014. (2024•高新一中•六模) 中国近现代历史中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武汉三镇有关。武昌、汉口、汉阳作为我国华中地区重镇,见证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近代探索和现代化建设之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求富之探】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  汉阳铁厂
铁厂采取官办,动用官款5829629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无余力接济: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商办;一战期间,向日商借款3700万日元;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全部设备运往重庆,剩下的建筑悉数炸毁,成立五十年不到的汉阳铁厂,就此灰飞烟灭。
——摘编自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汉口在哪个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简述张之洞开办汉阳铁厂的背景。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哪些历史结论。
【英雄之城】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图B 汉口八七会议会址 1938年6月日方明确指出:“只要国民政府还盘踞在汉口,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党军队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队之间的结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所以“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
——摘编自《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
(2)依据材料二图B,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口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武汉会战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抗日局势?
【发展之路】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4年 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城市
1985年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等
1988年 海南
1992年 重庆、武汉、满洲里、昆明、乌鲁木齐等
图C我国工业产量对比图 图D对外开放城市列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一五计划”在武汉地区的建设成就。依据图C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五计划”的特点并谈谈如何看待其建设成就。图D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时代之音】
材料四:武汉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要紧扣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武汉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1.12.28《长江日报》(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体现了十八大以来的哪一国家发展理念。综合上述,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7-17 难度:5
[考点]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八七会议,一五计划,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
(1)《天津条约》;洋务运动。汉阳铁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最初是官办,后改为商办;抗战期间被毁。(2)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成为国共合作的结合点。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彻底破灭。(3)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汉口在《天津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张之洞开办汉阳铁厂的背景是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一“铁厂采取官办,动用官款5829629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无余力接济: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商办;一战期间,向日商借款3700万日元;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全部设备运往重庆,剩下的建筑悉数炸毁,成立五十年不到的汉阳铁厂,就此灰飞烟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的历史结论有汉阳铁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最初是官办,后改为商办;抗战期间被毁。
2)依据材料二图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依据材料二“19386月日方明确指出:‘只要国民政府还盘踞在汉口,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党军队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队之间的结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所以‘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可知,汉口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是成为国共合作的结合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彻底破灭。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在武汉地区的建设成就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依据图C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特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图D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依据材料四“武汉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要紧扣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武汉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体现了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理念。综合上述可知,我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
故答案为:
1)《天津条约》;洋务运动。汉阳铁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最初是官办,后改为商办;抗战期间被毁。
2)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成为国共合作的结合点。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彻底破灭。
3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八七会议   一五计划   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9498. (2020•西工大附中•八模) 近代封建地主阶层掀起以引进先进技术为手段的洋务运动,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其主要地位是                     年,中国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共享时间:2020-06-08 难度:2 相似度:1.4
29876. (2023•高新一中•八模)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民不断地探索正确道路,一步步的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索寻路】
材料一:
德优题库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图1轮船招商局 图2
(1)根据材料一图1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企业创办的目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
【星火明路】
材料二:
?德优题库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一一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一五计划从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对于国营经济是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对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是间接计划,对于集体经济则是指导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以占基本建设总支出7.5%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尽可能支持农业合作化,在资金解决上,财政收入共1354.9亿,国外贷款36.4亿,外债仅占总收入的2.7%。
——摘编自董志凯《“一五”计划与156项建设投资》
图1 图2
(2)根据材料二图1并结合所学,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求是领路】
材料三:
改革开放“重要地标”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
1978年 ①安徽凤阳
1980年 ②广东深圳
1990年 ③上海浦东
图1 图2
(3)请你从材料三图1中任选一个序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能够成为改革开放“重要地标”的理由。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具体措施。
【坚持特路】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充分表明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雄辩证明: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也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请就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共享时间:2023-06-06 难度:4 相似度:1.35
22926. (2019•高新一中•八上一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的名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什么?
(4)由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9-10-29 难度:4 相似度:1.2
28574. (2023•师大附中•三模) 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国道路苦探寻】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A、图B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的救国道路是什么?分析图B救国道路出现的背景。
【革命道路初实践】
材料二: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因此,他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就能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并用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说明毛泽东的观点。
【特色道路终开辟】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请补充完整材料三图表中关于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并在三个史实中任选其一,从历史地位的角度对该史实进行解读。
【中国道路新征程】
材料四:
德优题库
习近平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
——摘编自人民网《大国外交》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重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3-04-24 难度:5 相似度:0.98
20497. (2021•师大附中•五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分析B段民族工业呈现萎缩状态的原因。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953-1956年,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在上海组装成功;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人教版《中国历史》
(2)根据图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近代民族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3-1956年我国工业建设所呈现特点的国际背景,并列举这一时期陕西省境内的交通建设成就。指出图四会议提出的重大经济建设理论。
(3)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共享时间:2021-06-30 难度:2 相似度:0.9
21892. (2021•师大附中•五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分析B段民族工业呈现萎缩状态的原因。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953-1956年,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在上海组装成功;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人教版《中国历史》
(2)根据图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近代民族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3-1956年我国工业建设所呈现特点的国际背景,并列举这一时期陕西省境内的交通建设成就。指出图四会议提出的重大经济建设理论。
(3)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共享时间:2021-07-07 难度:4 相似度:0.9
29017. (2018•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据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政体变革”转型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及其背景。
材料二: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取得的第一次完整的胜利,对中国而言,它最大的作用是为正在探讨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指出了中国革命新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中国无产阶级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2009-2013年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生产总值:亿元)
2009年 2010 2011 2012 2013
8201 9681 11505 12550 14500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指出,从国家政策角度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振兴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8-05-28 难度:4 相似度:0.9
28894. (2023•爱知中学•八上期中) 一部近代史,同时也是一部有头脑的中国人寻找中国出路的探索史,某班同学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一起来参与。
【探索的先驱】
材料一: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人物 主要贡献 人物 主要贡献
德优题库 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德优题库 B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德优题库 C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百折不挠。 德优题库 D倡导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1)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四位先驱对应事件的口号:
A.       B.       C.       D.       
【近代探索事件】
材料二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最终也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复兴之路》(2)请写出材料二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中“自救之路”和“维新之路”,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不同。其中“共和之路”的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探索中的反思】
材料三:
德优题库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是文化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一说第三期为了学习西方文化他们高举的哪两面大旗?鲁迅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归纳四次探索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
共享时间:2023-11-28 难度:4 相似度:0.9
28618. (2021•师大附中•五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分析B段民族工业呈现萎缩状态的原因。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953-1956年,我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在上海组装成功;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人教版《中国历史》
(2)根据图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近代民族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3-1956年我国工业建设所呈现特点的国际背景,并列举这一时期陕西省境内的交通建设成就。指出图四会议提出的重大经济建设理论。
(3)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共享时间:2021-05-24 难度:4 相似度:0.9
26453. (2023•陕西省•真题)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民族复兴——陕西篇章”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主革命  陕西探索】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陕西机器制造局在西安成立,开始试制枪械弹药。陕西机器制造局为清政府所办……
——摘编自《中国历史填充图册》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的省份,又是北方诸省中第一个光复的省份,还是辛亥革命独立各省中坚持军事斗争时间最长的省份……陕西辛亥革命的成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摘编自张华腾《近代陕籍政治人物理想追求研究》(1)材料一中“陕西机器制造局”的成立与哪一运动有关?依据材料一,概括“陕西辛亥革命”的特点。
【民族危亡  陕西担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发表于延安(2)依据材料二图A所示内容,指出陕西学生运动的方式。图B所示历史人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用一例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经济建设  陕西发展】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写出材料三图C中①铁路名称。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铁路建成的意义。图D所示变化得益于国家的哪些措施?
【伟大时代  陕西新章】
材料四
德优题库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八大以来陕西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陕西篇章的感悟。
共享时间:2023-06-20 难度:3 相似度:0.8
29086. (2020•交大附中•五模) “武汉三镇”是指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座城镇的合称,位于中国的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隔江鼎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1中A处通商口岸的开放有何影响?图2战役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哪次大型会战中?该会战对抗战进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写出图中B处的企业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述的是哪项成就?
(3)2020年3月10日习总书记赴湖北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武汉人民具有光荣的历史,铸就了无私奉献、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城市品格,历史和精神是有着继承性的。”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史实,对这段话加以说明。
共享时间:2020-04-24 难度:5 相似度:0.8
28366. (2023•西安八十三中•八上二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幅漫画
德优题库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三:以下材料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部分目录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三次列强侵华事件?请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分别指出它们发生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指的是什么?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
(3)材料三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改正,并说明理由。(提示:理由从时间和影响两个角度思考)
共享时间:2023-12-25 难度:5 相似度:0.73
29190. (2023•西安八十三中•八上一月)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编号 时间 重要史实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6年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72年 李鸿章筹办轮船招商局
1880年 李鸿章创立天津水师学堂
1885年 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
1890年 张之洞筹办汉阳铁厂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有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1)请按“自强”“求富”“办学堂”分类,将材料一中的洋务活动进行整理归纳。(填写编号即可)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共享时间:2023-10-24 难度:2 相似度:0.7
29069. (2023•尊德中学•九上二月) 探究题: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但今天我们依然面对太多挑战,人类要何去何从。
【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的新发明又有哪些?(举出任两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演进中呈现出哪些“新技术新应用”?
【携手应对危机】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仍频繁,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疾病蔓延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
——《世界通史?当代卷》(2)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根据材料二说说人类今天都面临哪些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威胁?
【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了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怎样做的?
共享时间:2023-12-30 难度:2 相似度:0.7
28015. (2024•铁一中学•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中国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         年开赴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       ”。图B中         (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01年,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为我国参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家实力已经达到近现代前所未有的水平。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在现代社会中,由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及新媒体构成的社会信息传播网络促使人们形成了新的生活理念,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作为全球化消费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已融入“地球村”经济系统内,与各国消费品和消费文化激烈碰撞,生活方式受到了全方位的影响和改变。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利益交织、冲突战争依然存在,中国应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之中走出自己的前进道路,请你为国献策。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2 相似度:0.7

zn@dyw.com

2024-07-17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7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