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项目 | 调整前 | 调整后 |
最高工时 | 55小时/每周 | 40小时/每周 |
最低工资 | 60美分/每周 | 12美元/每周 |
![]() |
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地区历史的发展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它加快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与此同时,在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和经济开发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与欧美国家比较起来,亚非拉国家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是极具艰难曲折的,充满了险阻和挫折,阻力主要来自欧美列强的掠夺和奴役性政策。 ——摘编自王章辉《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图二 |
![]() 图甲牛顿 |
“牛顿,他准备了一把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用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 从17世纪到19世纪……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他们凭着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摘编自《科学家的故事》 |
![]() 图A1825年蒸汽机车试验成功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
![]() 图B早期汽车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加强殖民扩张,因之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密切联系的整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
![]() 图A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图A西班牙所属美洲殖民地白银相关数据表(单位:百万银元)
|
1816年后,英国依靠殖民地的金矿与工业革命打造了一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欧洲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引进资本,与此同时英国在亚、非、美洲的经济活动加速了英镑成为全球货币的进程。至19世纪下半叶,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已覆盖全球,世界经济进入英镑时代。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
![]() |
一战打破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战后美国凭借雄厚的黄金储备实力以及对欧洲贸易的竞争优势,使欧洲金融体系对其有了特殊的依赖。经济大危机期间,罗斯福宣布实行汇率调控的经济新政,加剧了欧洲对美元的依赖,此举表明了美元成为国际主导性货币的开始。 ———摘编自金卫星《美元的崛起与欧美经济民族主义博弈》 |
二战后……美国通过“条件苛刻的援助”,欧洲市场的门户被打开,为美国战后过剩的生产能力提供了市场,也让美元由欧洲的国际结算货币顺势登上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西欧经济也在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一度沦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的附庸。 ——《美元国际地位的历史演变》 |
![]() |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末 |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 20世纪末 | |
工业革命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世界工厂 | 英国 | 美国 | 日本 | |
特 点 |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贸易中心 |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
制造中心 | 分散化 |
![]() |
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以19世纪30年代的电磁理论的建立为发端,是使“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相互关系发生根本改变的一个转折期。 ——高创平《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
![]() |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向后的阻力”均有了新发展。一方面,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曲,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美国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遭遇巨大阻力。当然,经济全球化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继续向前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历史阶段特征及规律》 |
![]() |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而体系自身所包含的无法克服的矛盾从一开始就冲击和瓦解着凡尔赛体系……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土崩瓦解。 ——摘自《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
![]() |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逐渐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旗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
发明者身份 | 能源 | 领先国家 | 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技术工人 | A | 英国 | 蒸汽机用了80多年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科学家 | 电力、石油 | 美国、B | 电动机用了60多年 |
![]()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
|
20世纪20年代同英国一道,日美是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倡导者,30年代前半期,太平洋两岸几乎没有真正的冲突……但从30年代中期开始,大国关系逐渐重组,中国得以不再孤军抵抗日本的侵略……到30年代末美国、英国、荷兰{法国和苏联形成了松散的同盟,各国都想遏制日本的推进……这是一个改造过的华盛顿体系…… ——(美)、入江昭《第二次世界犬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
![]() |
1951年艾森豪威尔宣称:“只要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居民便无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就……然而满足于目前而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毫无向往的人们,是无法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权的。只有以联邦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获得欧洲的安全,才能继续对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 ——[法]让?英内《让?莫内回忆录》 |
15-19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变化简表(单位:百万)
|
19世纪以前,亚洲(除印度外)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还是独立的,与欧洲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联系。然而,到19世纪晚期,整个非洲几乎都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亚洲的政治和经济也被欧洲所控制。到下个世纪时,欧洲的优势地位已经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摘编自【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声》 |
![]() |
美国的霸权与冷战紧密相关。……美国通过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美日安保条约等条约而建立起以自己为首的西方的安全机制……在全球化环境中美国的霸权有增有减。随着冷战的发展,美国在其西方盟国中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了。但从全球层面看,美国能对世界体系中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产生比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大得多的影响,比如制订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因此美国的霸权……反而相对地增强了。 ——摘编自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 |
![]() |
世界经济已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不断扩大同其他集团的联系,加深着集团间犬牙交错关系和相互渗透,而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他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资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
wf@dyw.com
2024-02-21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