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答案]
(1)原因:孙中山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利益;合作才能完成革命任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放全中国。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2)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主观原因是:陈独秀反映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合理性:强大的帝国主义长期占据城市,农村中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两省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物产丰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因此中国革命的重心不在城市,而在农村。(3)事件:重庆谈判。成果: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原因: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部署;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国民党横征暴敛,失去民心等。(4)启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当前,两党应积极加强合作,以促进祖国早日统一。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可得出孙中山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根据材料“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可得出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利益;合作才能完成革命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结合所学知识,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放全中国。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2)阶级:根据材料“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可得出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失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主观原因是:陈独秀反映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它的开端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结合所学知识,中国革命重心变化的合理性是:强大的帝国主义长期占据城市,农村中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两省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物产丰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因此中国革命的重心不在城市,而在农村。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反映的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民主的真诚愿望。根据材料“通过三年军事较量,中共终于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及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部署;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国民党横征暴敛,失去民心等。
(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当前,两党应积极加强合作,以促进祖国早日统一。
故答案为:
(1)原因:孙中山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利益;合作才能完成革命任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放全中国。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2)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主观原因是:陈独秀反映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合理性:强大的帝国主义长期占据城市,农村中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两省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好,物产丰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因此中国革命的重心不在城市,而在农村。
(3)事件:重庆谈判。成果: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原因: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部署;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国民党横征暴敛,失去民心等。
(4)启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当前,两党应积极加强合作,以促进祖国早日统一。
[点评]
本题考查了"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的建立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