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 |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形态,而代之以“共和国家”的形态……否定了历代相沿的专制体制,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 ——摘编自岳世平《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贡献》 |
国内生产总值 | 由1978年的367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万亿元。 |
对外贸易 |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
![]() |
![]() |
1905年,孙文至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1906年,萍浏醴起义失败。1907年孙文领导惠州起义,不克。同年,锡麟、秋瑾举事,不克。同期,保皇派的《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与《民报》相对峙,公开论战……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 ——摘编自吕思勉《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
![]() 图C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
![]() |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国内生产总值 | 由1978年的367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万亿元。 |
对外贸易 |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
![]() |
从1861年开始到1895年,清朝统治集团一部分当权人物领导的洋务运动,在军事、工商企业、交通运输和文化教育等许多领域,向西方国家学习。这场历时35年的洋务运动,以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分为前、后两期。洋务运动虽然成效有限,但也在客观上助成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
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
![]() |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没有扫除,他们把斗争的锋芒,无畏地指向孔子学说的核心——纲常等级制度。 ——摘编自黄元起主编《中国近代史》 |
![]() |
时间 | 大事 |
5月5日 |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
5月7日 |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
5月19日 |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决议抵制日货办法 |
6月5日 |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外地工人纷纷响应。 |
![]() |
很多在华外国人认为辛亥革命对中国带来了希望。美国传教士布朗指出:“尽管新生的中华民国困难重重,但未来依然充满希望。”无论中国的转型之路如何前行,方向却是毋庸置疑的。生机勃勃的进步势力必然会战胜顽固的保守势力,现代政治理念必然会取代传统政治理念。 ——摘编自张德明《外国人笔下的辛亥革命》 |
![]() 图A |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图B |
关于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日本有作品记载: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
人物 | 观点 | 引文出处 | |
观点 | 毛泽东 |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
观点 | 章开沅 |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
![]() 图A |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图B |
关于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日本有作品记载: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
人物 | 观点 | 引文出处 | |
观点 | 毛泽东 |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
观点 | 章开沅 |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
![]()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嫁接活动总是在不断进行中。……洋务运动就是嫁接,是想把欧洲的工业革命成果嫁接过来。可是清朝国势积弱,树体老腐,难以嫁接成活,所以当时清朝就只有苟延残喘以拖延时间了。 |
![]() |
![]() |
![]() |
1912年在中国建立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 | 洋务运动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 |
qqy@dyw.com
2023-11-22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