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1)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2)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化:改善了工业的地理布局,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进一步加强,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都新建了现代工业。(3)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僵化的模式,弊端突出(或僵化的模式造成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措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答出任意一点即可)(4)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人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
[解析]
(1)标志: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隆重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理解:根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及所学知识分析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影响:根据材料“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及所学知识,这一“根本改变”是三大改造的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化:根据图2及所学知识,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改善了工业的地理布局,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进一步加强,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都新建了现代工业。
(3)原因:根据材料“但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其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概括得出,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僵化的模式,弊端突出(或僵化的模式造成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措施:根据材料时间及所学知识,推动陕西省生产总值增长的措施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人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
故答案为:
(1)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化:改善了工业的地理布局,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进一步加强,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都新建了现代工业。
(3)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僵化的模式,弊端突出(或僵化的模式造成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措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4)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人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发布日期:2024/10/21 12:37:34;用户:历史;邮箱:enxuan004@xyh.com;学号:590795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