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国家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1861-1873年 | (1851-1873)3.3 | 5.0 | / | 3.8 |
1874-1890年 | 1.7 | 5.2 | (1870-1890)2.1 | 3.5 |
1891-1900年 | 1.6 | 3.5 | 2.6 | 4.8 |
![]() |
有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 |
![]() |
美国科技体制的产生,始于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到1860年,组织大型考察队成为早期政府组织科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真正使美国科技体制有所变革的是1876年爱迪生创立的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它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后来普遍推广的“工厂中心实验室”体制。……1860-1914年,全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相继出现,为美国科技体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劳汉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研体制的演变》 |
时间 | 发明家 | 身份 | 重要成果 |
1866年 | 西门子 | 电气工程师 | 发电机 |
1876年 | 奥托 | 工程师 | 煤气内燃机 |
1883年 | 戴姆勒 | 工程师 | 汽油内燃机 |
1885年 | C | 企业家、工程师 | 早期汽车 |
1892年 | 狄塞尔 | 工程师 | 柴油内燃机 |
大量投入很快使德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统一后的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同时,德国建立了高等教育。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瞩目。 ——摘编自盛朝讯等《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
有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 |
时间 | 发明(现)家 | 身份 | 重要成果 |
1866年 | 西门子 | 电气工程师 | 发电机 |
1876年 | 奥托 | 工程师 | 煤气内燃机 |
19世纪80年代 | 戴姆勒 | 工程师 | 汽油内燃机 |
▲ | 企业家、工程师 | 早期汽车 | |
狄塞尔 | 工程师 | 柴油内燃机 |
19世纪中后期,西欧各国及其移民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德国对科研的大量投入,使其在化学、电机和电力等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如通过热能转化机械动力理论、改进内燃机等。这一时期,煤炭开采、钢铁生产、电力供应等一系列工业部门建立与发展起来,大型企业也出现了收购和合并潮,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
1860年 | 1913年 | |
英国 | 34% | 14% |
美国 | 19% | 36% |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禁止技术外流,以维持其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此时,英国全面领先,成为美国的效仿对象,(美国)各州纷纷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塞缪尔?斯莱特就是在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美国的。除了拿出吸引技术人才的政策,美国政府还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专项奖金,并派出间谍,窃取英国的机器图纸和技术……从而突破了英国的技术封锁。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 |
![]() |
19世纪上半叶,运输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运输成本显著降低,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整合起来,各种商品的价格逐渐趋同。譬如,英国利物浦和印度孟买之间棉花价格的差距,在1857年是57%,1913年则缩小到了30%。 ——摘编自(日)玉木俊明《物流改变世界历史》 |
![]() |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拉开了美国电力革命的序幕。1889年,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为美国电力机械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力工业的兴起,使电力广泛地应用到工业、交通、通讯等各个部门。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1891年,斯特罗齐制成了电动交换机,从此电话进入普及阶段。到20世纪20年代,以电力、电器、冶金、汽车、飞机、石油等重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已经在美国确立。 ——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
![]() 图甲牛顿 |
“牛顿,他准备了一把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用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 从17世纪到19世纪……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他们凭着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摘编自《科学家的故事》 |
![]() 图A1825年蒸汽机车试验成功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
![]() 图B早期汽车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加强殖民扩张,因之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密切联系的整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
有人说:煤烟滚滚,烟雾弥漫,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也有人说: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取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
时间 | 美国 | 动国 | 英国 | 法国 |
1870年 | 23% | 13% | 32% | 10% |
1913年 | 36% | 16% | 14% | 65% |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摘编自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
年代 | 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 | 总人口(百万人) | 城市人口比例(%) |
1690 | 4 | 0.21 | 8.3 |
1790 | 24 | 3.9 | 5.1 |
1880 | 939 | 50.2 | 28.2 |
1920 | 2722 | 105.7 | 51.2 |
诗歌(1)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藏,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
诗歌(2)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 |
1832年3月,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斯诺博士的理论和实验使人们初步了解了霍乱的根源,这就是水的污染。……自工业革命爆发以来,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每天排出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了许多河流,其中,首先当推泰晤士河。……举世闻名的“雾都”伦敦之得名,恐怕与18、19世纪的工业化密不可分。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
![]() 图A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9世纪中叶,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英国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很大的比重。在机器制造业方面,它的机器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加之在交通运输方面,英国依靠迅速发展起来的铁路和汽船,使它的商品流通比任何国家都要快。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
项目 |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
工业革命 | 第一次 | 第二次 | |
世界工厂 | 英国 | 美国 | |
特点 |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
![]()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
美国在一些城市成立了社会发展部,大力推行城市社区建设,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治疗和预防犯罪等。在基层社区中构造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现代治理格局,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也是所有国家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邱梦华《城市社区治理(第二版)》 |
![]()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影响。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国家治理体系、国际秩序构建,互联网无处不在。人类在互联网上共享平等、开放、自由、协同的最新成果时,也不得不面临网络空间中的一系列霸权、对抗、竞争和冲突。 ——李舒《互联网极端风险防范与大国博弈》 |
le@dyw.com
2019-03-05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