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1.
(本题2分)
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南京解放
|
C.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2.
(本题2分)
下表为永州市某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统计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3.
(本题2分)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北平和平解放
|
B.新中国成立
|
C.西藏和平解放
|
D.澳门回归祖国
|
4.
(本题2分)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
5.
(本题2分)
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
③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6.
(本题2分)
抗美援朝运动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有( )
①刘胡兰②黄继光③邱少云④董存瑞
7.
(本题2分)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次获胜的反侵略战争是指( )
A.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C.抗日战争、上甘岭战役
D.上甘岭战役、釜山战役
8.
(本题2分)
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②开国大典
③朝鲜停战协定签字
④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
9.
(本题2分)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这些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展开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极大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10.
(本题2分)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
|
C.抗美援朝
|
D.和平解放西藏
|
11.
(本题2分)
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A.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
B.农民土地所有制
|
C.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D.集体土地所有制
|
12.
(本题2分)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原则,以下史实和结论不相符的是( )
A.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被消灭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开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3.
(本题2分)
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4.
(本题2分)
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归功于( )
A.社会主义改造
|
B.第一个五年计划
|
C.改革开放
|
D.“大跃进”运动
|
15.
(本题2分)
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6.
(本题2分)
属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果的是(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总结三大改造的经验
C.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17.
(本题2分)
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
B.“大跃进”运动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8.
(本题2分)
如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
B.农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
C.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
|
D.纠“左”工作尚未启动
|
19.
(本题2分)
中共中央提出并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B.调整、补充、发展、提高
|
C.调整、发展、充实、提高
|
D.调整、巩固、充实、发展
|
20.
(本题2分)
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C.“左”的错误完全消失
D.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21.
(本题2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
B.社会主义改造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22.
(本题2分)
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
B.实行公私合营
|
C.由国家没收管理
|
D.由国家赎买接手
|
23.
(本题2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
(本题2分)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25.
(本题2分)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花生产量(如图),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当时“浮夸风”盛行
B.《人民日报》凭空虚构
C.当地群众弄虚作假
D.“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
26.
(本题2分)
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确立土地改革的路线
27.
(本题2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
①经济体制改革
②土地改革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8.
(本题2分)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工业化的起步
|
D.“大跃进”
|
29.
(本题2分)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相互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30.
(本题2分)
下面的示意图是某校老师在一节课完成后的关键词小结,中间空缺的部分请同学们自行填写相关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