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如图是矗立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块浮雕——《虎门销烟》。下列人物与虎门销烟密切相关的是( )

?
2.
(本题2分)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关于该条约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③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④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
(本题2分)
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勒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联军所谓的“荣耀”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
B.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C.旅顺大屠杀
|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4.
(本题2分)
近代中国开放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5.
(本题2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6.
(本题2分)
洪仁玕为洪秀全构画了一幅具有太平天国特色的英美式基督教国家的社会治理蓝图。这使得太平天国提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这幅“治理蓝图”是( )
A.《时务报》
|
B.《变法通议》
|
C.《天朝田亩制度》
|
D.《资政新篇》
|
7.
(本题2分)
1874年,日本曾试图武力侵入中国台湾;1879年,日本吞并了清朝藩属国——琉球;1885年,日本制定出“十年扩军计划”。这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A.清朝的藩属国众多
|
B.日本军事实力强于中国
|
C.日本已经占领台湾
|
D.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
8.
(本题2分)
清朝杨昌浚在诗中写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了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捍卫国家主权的伟大功绩。这里的“功绩”指的是( )
A.收复新疆
B.收复台湾
C.痛击洋枪队
D.抗击倭寇
9.
(本题2分)
19世纪中后期,法国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其中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民族英雄是( )
10.
(本题2分)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对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一条豪言壮语说于( )
A.鸦片战争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解放战争
11.
(本题2分)
史学家蒋廷黻把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的现象形容为“引狼入室”。这种现象的成因是《马关条约》规定( )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2.
(本题2分)
1897年,德国借口山东巨野教案中有两名传教士被杀,强行租借胶州湾及湾内各岛屿;1898年,俄国强行租借旅顺、大连及附近水面,法国强行租借广州湾,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及“新界”。材料反映的是( )
A.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给予德、俄、法、英片面最惠国待遇
C.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和领事裁判权
D.三国干涉还辽,并提出“门户开放”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