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czlsyn 考试时长:120分钟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获取巨额赔款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A.指出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真实目的
B.对列强侵华的行径进行严厉斥责
C.大肆宣扬了西方国家的民主精神
D.完全混淆了列强侵华战争的本质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圆明园的大批珍宝 | B.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 |
C.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D.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
A.《资政新篇》 | B.《海国图志》 |
C.《天演论》 | D.《天朝田亩制度》 |
A.起于广西,是地主阶级发起的反封建运动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但存在局限性
C.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D.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 |
A.收复新疆,加强边防 | B.举办洋务,富国强兵 |
C.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 D.虎门销烟,反抗入侵 |
A.增开天津为商埠
B.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洪秀全、洪仁玕 | B.康有为、梁启超 |
C.李鸿章、奕? | D.袁世凯、慈禧太后 |
A.《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 B.《中华民国宪法》 |
C.《中华民国约法》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统治集权内部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A.国民党内力量涣散 | B.列强武装干涉 |
C.国民党力量弱小 | D.革命脱离人民群众 |
![]() |
1842年的条约真是所谓“城下之盟”,美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皆一一满足,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建、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商。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 |
![]() |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摘编自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
![]() |
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 |
![]() |
鸦片战争爆发后,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探索。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的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使用新式机器,雇用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洋务运动不知不觉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
![]() |
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维新变法。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体现漫画了自强运动的强化。在经济领域,国家以更大的力量促进农、工、商业发展。在军事方面着重训练现代化陆军,加强海军建设。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 |
lx@dyw.com
2021-11-25
初中历史 | 考试 | 难度:1.5
下载试卷 | 收藏 |
平行组卷 | 细目重组 |
试卷分析 | 加入白板 |
加卷篮 | 更多功能 |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