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2小题共24分)
1.
(本题2分)
云南元谋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遗产,至今还留存许多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遗留的化石和遗迹,被人类学家称之为“天然原始社会博物馆”。通过对遗存的研究,我们可知道元谋人( )
①距今约170万年
②使用磨制石器
③知道使用火
④掌握磨光技术
2.
(本题2分)
如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牙雕,它能反映出( )
①河姆渡人对美的追求
②当时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
③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技术
④当时出现了家畜饲养
3.
(本题2分)
“传说尧不将位子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咨询四岳。四岳推举品行高尚的舜,舜在经过层层考验后摄位行政。”据此可以看出,禅让制的主要依据是( )
A.德才兼备
B.军功卓著
C.血缘关系
D.家族势力
4.
(本题2分)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
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
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
5.
(本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会以“牛”或“耕”作为名、一些诸侯国还设置负责管理耕牛的官员,统治者禁止杀生祭祀宗庙、诸侯国秦国还规定、盗牛者罪加一等,这源于( )
A.统一趋势的加强
|
B.儒家思想的盛行
|
C.牛耕技术的使用
|
D.铁器的广泛使用
|
6.
(本题2分)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7.
(本题2分)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根据汉字“龙”演变的历程可知( )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B.中华文明在继承中发展
C.中华文明有多元一体特征
D.汉字造字方法复杂多样
8.
(本题2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
A.学而不厌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不耻下问
9.
(本题2分)
如果你在秦朝都城咸阳生活,购买生活用品使用的货币是( )
10.
(本题2分)
有网友评价秦始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吞并八荒,六合一统,千古一帝,夺万世之潇洒。”该网友评价的主要是秦始皇哪一方面的功绩( )
A.开始启用“皇帝”称号
B.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1.
(本题2分)
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应联想到( )
A.陈胜、吴广起义
|
B.牧野之战
|
C.楚汉之争
|
D.秦灭六国
|
12.
(本题2分)
列表归纳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从如表信息中可以得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秦朝全国人数 |
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 |
修筑长城 |
坑杀儒生 |
死刑 |
赋税 |
2000万人 |
70多万人 |
40万人 |
460多人 |
10多种 |
农民要上缴2/3收获物 |
A.频繁的农民起义摧毁统治根基
|
B.大兴土木,国家财富耗损殆尽
|
C.秦朝完善的赋役制度对社会的压迫
|
D.严刑峻法,思想专制,劳役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