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5小题共70分)
1.
(本题2分)
古人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B.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交流
D.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
2.
(本题2分)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你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权臣当道
|
B.隋文帝编订户籍
|
C.土地兼并严重
|
D.隋炀帝的暴政
|
3.
(本题2分)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的建立者是( )
4.
(本题2分)
唐太宗以人为镜,虚心纳谏;武则天创立殿试,广纳贤能;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大力革新。这说明唐初统治者( )
A.轻徭薄赋
B.减轻刑罚
C.选贤任能
D.整顿吏治
5.
(本题2分)
杜佑在《通典》中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社会状况的出现得益于( )
6.
(本题2分)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国力达到空前强盛,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
(本题2分)
某博物馆举办题为“中国古代农具发展”的展览活动。下列选项可入选“盛唐篇”的是( )
①秧马
②曲辕犁
③筒车
8.
(本题2分)
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有的民族虽建立地方政权,但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下列史实中不属于隋唐时期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措施的是( )
A.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B.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C.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D.加强与新罗的频繁往来
9.
(本题2分)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王朝,在长安和洛阳随处可见穿胡服、戴胡帽的中原人,而妇女尤喜欢穿男装。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时期( )
A.少数民族人数在长安和洛阳占多数
B.妇女与男子的社会地位已经彻底平等
C.少数民族服装完全取代了汉族服装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10.
(本题2分)
唐朝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中属于唐朝时期画家的是( )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欧阳询
11.
(本题2分)
《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以( )
A.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B.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
C.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
D.感受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
12.
(本题2分)
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唐玄宗重用奸臣,朝政腐败
②发生严重的灾荒
③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
④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
13.
(本题2分)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②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③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④导致唐朝直接灭亡
14.
(本题2分)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说法错误是( )
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C.北方政局动荡,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
D.是唐末农民起义的延续
15.
(本题2分)
宋太祖为改变武将跋扈的局面,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③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④设置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16.
(本题2分)
《宋史?职官志》中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为分知州权力,北宋在地方设置了( )
17.
(本题2分)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宋朝(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经济富裕
D.科技发达
18.
(本题2分)
10世纪初,以下哪一少数民族建立了辽政权( )
19.
(本题2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诗词中“靖康耻”指的是( )
A.金灭辽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西夏
D.元灭南宋
20.
(本题2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
B.南宋与金对峙
|
C.宋夏和议
|
D.北宋与金对峙
|
21.
(本题2分)
下列关于宋金和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宋向金称臣
B.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
C.南宋给金岁币
D.金向南宋称臣
22.
(本题2分)
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外来优良作物品种的传入和推广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以下品种由国外引进并在宋代得到推广种植的是( )
23.
(本题2分)
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的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苏州、湖州地区适宜旅游
B.苏州、湖州地区政治清明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丰饶的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手工业发达
24.
(本题2分)
宋代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陶瓷的器型发展到数百种之多,窑址分布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其中,后来被誉为瓷都的是( )
25.
(本题2分)
唐宋时期商业贸易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下列情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唐朝都城长安的街道、住宅到处都可以开设店铺
B.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
C.宋朝乡镇的居民能就近在草市上购买物品
D.宋朝有部分商贩凌晨营业,售卖粥饭点心
26.
(本题2分)
《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材料反映了宋朝( )
A.手工业兴盛
|
B.农业发展迅速
|
C.海外贸易发达
|
D.商业贸易繁荣
|
27.
(本题2分)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四川地区出现了( )
28.
(本题2分)
11至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一位诗人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曰:“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表明宋朝( )
A.农业生产进步
|
B.政府收入增加
|
C.海外贸易发达
|
D.手工业的兴盛
|
29.
(本题2分)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在广州、泉州等地设有“掌蕃货、海泊、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的机构。该机构是( )
A.中书省
B.市舶司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30.
(本题2分)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A.李世民——发动陈桥驿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
B.李白——被称为“诗圣”,其作品因反映历史真实情况被称为“诗史”
C.完颜阿骨打——统一党项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使国力增强
D.铁木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
31.
(本题2分)
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西夏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南宋灭亡
⑤元朝建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①②③⑤④
32.
(本题2分)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还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他的这些举措( )
A.结束了草原的分裂割据
|
B.延缓了蒙古的统一进程
|
C.有助于元朝统一全国
|
D.消除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
33.
(本题2分)
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将领是( )
34.
(本题2分)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是皇族外戚夺取政权建立的
D.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35.
(本题2分)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藩镇割据与武将专权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